❶ 室內污水管接入檢查井的介面處怎麼處理
如果不是軟基的話,你要求施工單位壓實度要達到規范規定值,就不會下沉,軟基上的話就要沉降穩定後反開槽施工了,基礎下多鋪一層碎石層60-80cm ,也能提高承載力,綠化帶和人行道上的一般不會下沉多少
❷ 污水井怎麼做的
混凝土底板用模板澆築預制好,等保養時間到了後溝槽挖好需要放井的地方用挖機吊裝下放(預制底板要裝吊環)。再用人工用磚頭把井砌築起來,內外粉刷不要忘
❸ 排水管道的介面方式有哪些
排水管道的介面有以下方式
柔性介面:
石棉瀝青卷材介面:管道軸向地基不版均勻沉降的地區。權
橡膠圈介面:土質差,地基硬度不均勻,地震多發區。
剛性介面:
水泥砂漿抹帶介面:適用於雨水管道和地下水位以上的污水支管。
鋼絲網水泥砂漿抹帶介面:地基土質好,有帶形基礎。
半柔半剛性介面
預制套環石棉水泥(或瀝青砂漿)介面。
❹ 誰知道波紋管污水檢查井做法
用管件井!比如說管子是DN200 那你的井就是DN300的
❺ 求教,地下車庫污水井的做法
1,現代城市內的污水管道施工,主要採用的是頂管的施工方法。在頂管的施工過程中需要開挖工作坑和接收坑,等管道頂進完成後,工作坑和接收坑內開始砌築(或澆注)檢查井,然後回填和恢復路面,這是頂管施工最普遍的施工方法。根據接收坑處檢查井的作用和特點,我項目部經過對多個頂管施工工程的摸索和實踐,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針對接收坑處檢查井施工的新方法—「改型檢查井——騎馬井」施工方法(以下簡稱騎馬井)。此工藝方法實施後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對污水管道頂管檢查井施工的一次革命。
2 、特點
2.1 施工佔地面積小,受周圍條件限制較少。
2.2 大大縮短了工期。
2.3 節約大量資源(人力、物力、財力)。
2.4 應用范圍廣泛,對地質條件要求較低。
2.5 能夠滿足安全、質量和功能等各方面的要求。
3 、適用范圍
本工法適用於頂管管道直徑800mm≤D≤1200mm,井深7m以內的普通直線型污水檢查井的施工,對於特殊井和三通、四通檢查井不能適用。
4 、工藝原理
騎馬井施工原理主要是根據人工挖孔樁的施工原理並參照《排水檢查井圖集》(圖集號02S515)整合而成的。騎馬井的上半部分(井壁和井筒部分)採用人工挖孔樁的施工原理,挖孔然後澆築鋼筋混凝土護壁;下半部分(井室部分)參照《排水檢查井圖集》(圖集號02S515)中直線型磚砌污水檢查井井室的樣式進行施工。
5 、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5.1放線定點
管道就位
確定開挖尺寸
人工開挖第一段
第二段施工
第三段施工(挖土、綁鋼筋、支模、澆築混凝土)……第n段
5.2 騎馬井施工操作要點
5.2.1 放線定點。這是所有工作坑和接收坑施工前的基礎工作。如果在接收坑處採用騎馬井施工,則在放線定點時可以根據管段總長和標准管節的長度(2m/節),在設計允許的情況下,對設計圖紙中的管段長度進行適當的調整(一般情況下,調整范圍在1~2m左右,計算時一定要加上管縫長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在施工騎馬井的井室時破壞管道。可見,軸線上的工作坑和騎馬井位置必須事先定出,這是非常關鍵的。
5.2.2 管道就位。一般頂管施工中工作坑和接收坑的開挖都是非常關鍵的工序。工作坑是進行管道頂進的工作地點,是必須開挖的,而接收坑一般情況下是在管道就位後,在對接點開挖然後砌築(或澆築)檢查井接通兩邊管道之用的。參見圖5.2.2-1工作坑、管道、接收坑連接示意圖。管道在工作坑頂進的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方向,偏差不應太大,這是決定能否採用騎馬井施工很關鍵的一步,也是頂管施工中的主控項目。如果管道頂進的過程中遇到特殊的地質情況而產生了偏差,則應及時採取糾偏措施,保證在接收坑處的管道回到軸線位置。對頂施工的管道在接收坑處要預留一定的空隙,便於騎馬井的施工。
5.2.3 確定開挖尺寸。根據排水管道的管徑來確定騎馬井的直徑。
❻ 污水管道承插口柔性連接施工方法有哪些
承插口柔性連接施工方法有哪些?
本工程污水管道的介面計劃考慮到本工程位於##區,管道易於沉降所以
選用承插式柔性介面,以防管道不均勻沉降和前進管道的密封功用。承插式膠圈柔介面設備時應留心以下事項:
①設備前應徹底清潔接頭內的外表、凹槽,止推圈和橡膠圈,應確保其無油污塵土
②設備密封圈時應確保密封圈與凹槽、管壁均勻貼合,並在設備前運用潤滑劑封
圈。
③填打膠圈呈現「棉花」、嚇司鼻」、「凹兜」、或「跳井」時,可利用鐵牙將介面空地恰當撐大,進行調整處理。
④鏨子應貼插口壁按由下向上的次第打,使膠圈沿一個方向順次均勻入承口水線。
填膠圈的質量標准:膠圈壓縮率符合請求;膠圈填至無小台承口外緣距離均勻;無「麻花」、「悶鼻」、「曰兕」、「跳井」表象
四、管道的閉水試驗
(1)、閉水試驗的目的是查驗排水管道的嚴密性。 (
(2)、管道做閉水試驗前應檢查管道及檢查井外觀質量格
,溝內有無積水,悉數預留孔是不是現已封閉
,管道兩端堵板的承載力是不是經驗算大於水壓力的合力。
(3)、閉水試驗將分段進行,以兩檢查井間混凝土管道為一個試驗目標,試驗時將兩閉,並在兩端設置膠管,進水口處膠管為灌水膠管,混凝土管另一端膠管為排氣管。
(4)、灌水前應再次檢查管道的外觀質量
、管口封堵情況
,檢查合格後方可灌水。
(5)、灌水以排氣管道出水且出水流量與灌水口灌水進量一致停止,灌水完畢後應測量兩端膠管水位並做記錄。
(6)、閉水試驗時間為12h,12h後應從頭測定兩端膠管的水位值,看其差值是不是滿足計劃請求。
(7)、本工程雨、污水管道均選用DN600管道,12h後其容許滲水量為30.6,如不滿足請求應從頭檢查管道的嚴密性,找出漏水方位從頭處治。
❼ 02s515圖集雨污水井底流槽做法
❽ 求雨污水檢查井的詳細做法!
雨污水檢查井標准回圖答
http://58.251.57.206/down?cid=&t=2&fmt=-
❾ 污水檢查井的做法
現代城市內的污水管道施工,主要採用的是頂管的施工方法。
在頂管的施工過程中需要開挖工作坑和接收坑,等管道頂進完成後,工作坑和接收坑內開始砌築(或澆注)檢查井,然後回填和恢復路面,這是頂管施工最普遍的施工方法。
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放線定點-管道就位-確定開挖尺寸-人工開挖第一段-第二段施工-第三段施工(挖土、綁鋼筋、支模、澆築混凝土)……第n段。
根據接收坑處檢查井的作用和特點,我項目部經過對多個頂管施工工程的摸索和實踐,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針對接收坑處檢查井施工的新方法—「改型檢查井——騎馬井」施工方法。
此工藝方法實施後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對污水管道頂管檢查井施工的一次革命。
騎馬井施工原理主要是根據人工挖孔樁的施工原理並參照《排水檢查井圖集》(圖集號02S515)整合而成的。
騎馬井的上半部分(井壁和井筒部分)採用人工挖孔樁的施工原理,挖孔然後澆築鋼筋混凝土護壁。
下半部分(井室部分)參照《排水檢查井圖集》(圖集號02S515)中直線型磚砌污水檢查井井室的樣式進行施工。
(9)污水井介面做法擴展閱讀:
井口、井筒和井室的尺寸應便於養護和檢修,爬梯和腳窩的尺寸、位置應 便於檢修和上下安全。
2 檢修室高度在管渠埋深許可時一般為1.8m,污水檢查井由流槽頂起算, 雨水(合流)檢查井由管底起算,雨水口連接管長度不宜超過25m。
當道路縱坡大於0.02 時,雨水口的間距可大於50m,其型式、數量和 布置應根據具體情況和計算確定。
坡段較短時可在最低點處集中收水,其雨水口 的數量或面積應適當增加。 雨水口深度不宜大於1m,並根據需要設置沉泥槽。
遇特殊情況需要 淺埋時, 應採取加固措施。 有凍脹影響地區的雨水口深度, 可根據當地經驗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