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B和C的區別
在++b中,++稱為前自加。
在b++中,++稱為後自加。
其計算效果均為操作數自加一。
當單獨一個語句的時候沒有區別,如果用在表達式中:
b++是先取b的值做計算,再自加;
++b是先自加,再取b的值做計算。
比如
int b = 2, j;
如果
j = b++;
那麼先取b的值賦值給j,於是j值為2,b值再自加,b=3。
如果
j = ++b;
那麼b先自加,得到b=3,然後再取b值計算,j值為3.
㈡ 污水處理中b/c,b/p,b/tn范圍值是多少
:隨機變數X的概率密度如下,求分布函數F(x),P(-1<X<1/2),EX,E(2...
答:解:(1)求出分布函數F(x)。當x
㈢ 污水的可生化性怎麼判斷
污水的生物降解性能。對污水處理方案的選定十分重要。普遍採用BOD5/COD指標來衡量,也有採用BOD5/TOC指標的。
BOD5/COD指標是5日生化需氧量與化學需氧量的比值,是污水可生化降解性的指標。公式表示為BOD5/COD=(1-α)×(K/V)式中:α為生化難以降解部分CODNB與COD之比;K為BOD5與最終生化需氧量BODU之比,為常數。
從式中可以看出BOD5/COD值隨α增大而減小,故這一比值可反映污水可生化降解性的功能。通常以BOD5/COD=0.3為污水可生化降解的下限。
(3)污水蓋上b和c區別擴展閱讀
原理:將水樣注滿培養瓶,塞好後應不透氣,將瓶置於恆溫條件下培養5天。培養前後分別測定溶解氧濃度,由兩者的差值可算出每升水消耗掉氧的質量,即BOD5值。
由於多數水樣中含有較多的需氧物質,其需氧量往往超過水中可利用的溶解氧(DO)量,因此在培養前需對水樣進行稀釋,使培養後剩餘的溶解氧(DO)符合規定。
一般水質檢驗所測BOD5隻包括含碳物質的耗氧量和無機還原性物質的耗氧量。有時需要分別測定含碳物質耗氧量和硝化作用的耗氧量。常用的區別含碳和氮的硝化耗氧的方法是向培養瓶中投加硝化抑制劑,加入適量硝化抑制劑後,所測出的耗氧量既為含碳物質的耗氧量。
在5天培養時間內,硝化作用的耗氧量取決於是否存在足夠數量的能進行此種氧化作用的微生物,原污水或初級處理的出水中這種微生物的數量不足,不能氧化顯著量的還原性氮。
而許多二級生化處理的出水和受污染較久的水體中,往往含有大量硝化微生物,因此測定這種水樣時應抑制其硝化反應。在測定BOD5的同時,需要葡萄糖和谷氨酸標准溶液完成驗證試驗。
㈣ 污水處理的B/C比如何測定
有經驗數值可以查,可以作為參考。但是具體操作中應該有實際數值,有了實際數值才可以和經驗數值比較。
㈤ 生活污水中BOD和COD的比值一般在什麼范圍
雖然都是生活污水,但水質還是會有微弱差別,不過總的來說BOD/COD應在在0.5左右、或者更高點。
㈥ B/C在廢水處理里是什麼意識
BOD5/COD的簡寫,即5日生化需氧量與化學需氧量的比值。該值不可能大於1,只不過越大對廢水的可生化性越好,也就是說代表了廢水的可生化性
㈦ 污水處理的B/C比如何測定
恆溫生化培養箱、試管、燒杯、量筒、移液管、吸量管、電爐、鐵架台回、酸式滴定管、冷凝管、錐答形瓶、膠頭滴管、容量瓶、玻璃棒、玻璃珠、洗耳球、石棉網、濾紙、鑷子.試劑:濃硫酸、重鉻酸鉀、硫酸亞鐵、硫酸亞鐵氨、林菲羅琳、硫酸銀、硫酸汞、蒸餾水.
㈧ BOD和COD的區別是什麼,正常生活污水處理中,要求B/C一般為多少
BOD五日生化需氧量,COD氧化水中全部有機物需要的氧,B/C大於0.3為可生化污水,一般生活污水B/C大約是0.4-0.5
㈨ 污水的可生化性怎麼判斷
用BOD/COD的比值來判斷。
BOD/COD大於0.3時,一般認為該廢水具有可生化性。
判定廢水可生化性能有B/C值法:
B/C>0.58 完全可生物降解;
B/C=0.45~0.58 生物降解良好;
B/C=0.30-0.45 可生物降解;
B/C<0.3 難生物降解;
BOD測定方法使用五日生物需氧量測定法,COD測定使用重鉻酸鉀法。
還有一種是好氧呼吸參量法。通過測定COD、BOD等水質指標的變化以及呼吸代謝過程中的O2或CO₂含量(或消耗、生成速率)的變化來確定某種有機污染物(或廢水)可生化性的判定方法。根據所採用的水質指標,主要可以分為:水質指標評價法、微生物呼吸曲線法、CO₂生成量測定法。
(9)污水蓋上b和c區別擴展閱讀:
傳統觀點認為BOD5/CODCr,即B/C比值體現了廢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機污染物佔有機污染物總量的比例,從而可以用該值來評價廢水在好氧條件下的微生物可降解性。在一般情況下,BOD5/COD值愈大,說明廢水可生物處理性愈好。
在各種有機污染指標中,總有機碳(TOC)、總需氧量(TOD)等指標與COD相比,能夠更為快速地通過儀器測定,且測定過程更加可靠,可以更加准確地反映出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含量。
無論BOD/COD、BOD/TOD或者BOD/TOC,方法的主要原理都是通過測定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BOD)占總有機物(COD、TOD或TOC)的比例來判定廢水可生化性的。
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過程中,在消耗廢水中O2的同時會生成相應數量的CO2。因此,通過測定生化反應過程CO2的生成量,就可以判斷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性。
常用的方法為斯特姆測定法,反應時間為28d,可以比較CO2的實際產量和理論產量來判定廢水的可生化性,也可以利用CO2/DOC值來判定廢水的可生化性。由於該種判定實驗需採用特殊的儀器和方法,操作復雜,僅限於實驗室研究使用,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還未見報道。
㈩ 污水中的B/C比是咋回事啊!!!
可生化比,即BOD與COD的比值,表示污水可生化性,比值高,說明污水可生化性好,適用於生物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