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用什麼可以清洗大腸桿菌
熱力滅菌時最可靠而普遍應用的滅菌法,包括濕熱滅菌和乾熱滅菌法。
1.濕熱滅菌法
在同樣的溫度下,溫熱的殺菌效果比乾熱好,其原因有:①蛋白質凝固所需的溫度與其含水量有關,含水量愈大,發生凝固所需的溫度愈低。濕熱滅菌的菌體蛋白質吸收水分,因較大同一溫度的乾熱空氣中易於凝固。②溫熱滅菌過程中蒸氣放出大量潛熱,加速提高濕度。因而濕熱滅菌比乾熱所要溫度低,如在同一溫度下,則濕熱滅菌所需時間比乾熱短。③濕熱的穿透力比乾熱大,使深部也能達到滅菌溫度,故濕熱比乾熱收效好。
濕熱滅菌法包括有:
(1)煮沸法:煮沸100℃,5分鍾,能殺死一般細菌的繁殖體。許多芽胞需經煮潮5~6小時才死亡。水中加入2%碳酸鈉,可提高其沸點達105℃。既可促進芽胞的殺滅,又能防止金屬器皿生銹。煮沸法可用於飲水和一般器械(刀剪、注射器等)的消毒。
(2)流通蒸汽滅菌法:利用100℃左右的水蒸汽進行消毒,一般採用流通蒸汽滅菌器(其原理相當於我國的蒸籠),加熱15到39分鍾,可殺死細菌繁殖體。消毒物品的包裝不宜過大、過緊以利於蒸汽穿透。
(3)間歇滅菌法:利用反復多次的流通蒸汽,以達到滅菌的目的。一般用流通蒸汽滅菌器,100℃加熱15~30分鍾,可殺死其中的繁殖體;但芽胞尚有殘存。取出後放37℃孵箱過夜,使芽胞發育成繁殖體,次日再蒸一次,如此連續三次以上。本法適用於不耐高溫的營養物(如血清培養基)的滅菌。
(4)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利用熱力殺死液體中的病原菌或一般的雜菌,同時不致嚴重損害其質量的消耗方法。由巴斯德創用以消毒酒精類,故名。加溫61.1~62.8℃半小時,或71.7℃15~30秒鍾。常用於消毒牛奶和酒類等。
(5)高壓蒸汽滅菌法:壓力蒸汽滅菌是在專門的壓力蒸汽滅菌器中進行的,是熱力滅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種方法。其優點是穿透力強,滅菌效果可靠,能殺滅所有微生物。
目前使用的壓力滅菌器可分為兩類:下排氣式壓力滅菌器和預真空壓力滅菌器。適用於耐高溫、耐水物品的滅菌。
❷ 怎麼消除大腸桿菌
熱力滅菌時最可靠而普遍應用的滅菌法,包括濕熱滅菌和乾熱滅菌法。
1.濕熱滅菌法
在同樣的溫度下,溫熱的殺菌效果比乾熱好,其原因有:①蛋白質凝固所需的溫度與其含水量有關,含水量愈大,發生凝固所需的溫度愈低。濕熱滅菌的菌體蛋白質吸收水分,因較大同一溫度的乾熱空氣中易於凝固。②溫熱滅菌過程中蒸氣放出大量潛熱,加速提高濕度。因而濕熱滅菌比乾熱所要溫度低,如在同一溫度下,則濕熱滅菌所需時間比乾熱短。③濕熱的穿透力比乾熱大,使深部也能達到滅菌溫度,故濕熱比乾熱收效好。
濕熱滅菌法包括有:
(1)煮沸法:煮沸100℃,5分鍾,能殺死一般細菌的繁殖體。許多芽胞需經煮潮5~6小時才死亡。水中加入2%碳酸鈉,可提高其沸點達105℃。既可促進芽胞的殺滅,又能防止金屬器皿生銹。煮沸法可用於飲水和一般器械(刀剪、注射器等)的消毒。
(2)流通蒸汽滅菌法:利用100℃左右的水蒸汽進行消毒,一般採用流通蒸汽滅菌器(其原理相當於我國的蒸籠),加熱15到39分鍾,可殺死細菌繁殖體。消毒物品的包裝不宜過大、過緊以利於蒸汽穿透。
(3)間歇滅菌法:利用反復多次的流通蒸汽,以達到滅菌的目的。一般用流通蒸汽滅菌器,100℃加熱15~30分鍾,可殺死其中的繁殖體;但芽胞尚有殘存。取出後放37℃孵箱過夜,使芽胞發育成繁殖體,次日再蒸一次,如此連續三次以上。本法適用於不耐高溫的營養物(如血清培養基)的滅菌。
(4)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利用熱力殺死液體中的病原菌或一般的雜菌,同時不致嚴重損害其質量的消耗方法。由巴斯德創用以消毒酒精類,故名。加溫61.1~62.8℃半小時,或71.7℃15~30秒鍾。常用於消毒牛奶和酒類等。
(5)高壓蒸汽滅菌法:壓力蒸汽滅菌是在專門的壓力蒸汽滅菌器中進行的,是熱力滅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種方法。其優點是穿透力強,滅菌效果可靠,能殺滅所有微生物。
目前使用的壓力滅菌器可分為兩類:下排氣式壓力滅菌器和預真空壓力滅菌器。適用於耐高溫、耐水物品的滅菌。
2.乾熱滅菌法
乾熱滅菌比濕熱滅菌需要更高的溫度與較長的時間。
(1)干烤:利用干烤箱,加熱160~180℃2小時,可殺死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菌。主要用於玻璃器皿、瓷器等的滅菌。
(2)燒灼和焚燒:燒灼是直接用火焰殺死微生物,適用於微生物實驗室的接種針等不怕熱的金屬器材的滅菌。焚燒是徹底的消毒方法,但只限於處理廢棄的污染物品,如無用的衣物、紙張、垃圾等。焚燒應在專用的焚燒爐內進行。
(3) 紅外線:紅外線輻射是一種0.77~1000微米波長的電磁波,有較好的熱效應,尤以1~10微米波長的熱效應最強。亦被認為一種乾熱滅菌。紅外線由紅外線燈泡產生,不需要經空氣傳導,所以加熱速度快,但熱效應只能在照射到的表面產生,因此不能使一個物體的前後左右均勻加熱。紅外線的殺菌作用與乾熱相似,利用紅外線烤箱滅菌的所需溫度和時間亦同於干烤。多用於醫療器械的滅菌。
❸ 哪種消毒方法可以百分之百有效去除大腸桿菌
問聲兄弟,這個問題解決沒有??
❹ 飲用水裡的大腸桿菌該用哪種消毒方式殺滅
現在自來水裡是經過漂白殺菌的.
國家規定一單位的水不容許超過兩個大腸桿菌,如果發現水質有問題可以上報.
如果不想上報,燒開就可以減少大腸桿菌了
❺ 城鎮污水消毒處理用什麼比較好
不同的消毒方法適用的地方不同。首先要看污水的來源,污染物不同使用的消毒方法不同。其次要看污水處理後的用途,當然生活用水的監測指標遠高於工業用水等,所以使用的消毒方法也是不同的。目前應用在污水中的消毒方法可分為兩大類,即化學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化學消毒法有液氯、二氧化氯、臭氧等;物理消毒法有紫外線消毒等。在工程設計中在選擇消毒方法時,既要考慮所選擇的消毒劑要具有滅活水中微生物的廣譜性、盡量減少有毒副產物,又要考慮其安全,同時應該適當考慮其消毒的持續性。根據處理後出水的不同用途,採用與之相適應的消毒方法。液氯消毒會增加二級出水的溶解固體(TDS)和氯化物濃度,從而影響出水pH 值;對原生動物的滅活相對無效(如賈第鞭毛蟲、隱孢子蟲);通常可以滅活大腸桿菌的常規劑量,對很多致病病毒、孢子、卵囊無效;儲氣地點有氣體泄漏的風險;佔地面積大,由於反應較慢,接觸時間較長;需要較大的儲存空間,佔地面積大。二氧化氯消毒方法具有較好的廣譜消毒效果,其殺菌效率與臭氧相當,遠高於氯氣。但脂肪族、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和有機氯農葯在常規水處理條件下與二氧化氯幾乎不發生反應。臭氧的消毒機理包括直接氧化和產生自由基的間接氧化,與氯和二氧化氯一樣,通過氧化破壞微生物的結構,達到消毒的目的,其優點是殺菌效果好,用量少,作用快,能同時控制水中鐵、錳、色、味、嗅。紫外線消毒法不會產生消毒副產物,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問題。紫外消毒對細菌、病毒、原生動物都有效,即有其廣譜性,紫外線對病原體進行消毒不受水溫、pH 值的影響。現在通常在使用一些聯合的消毒方法,比如:氯+紫外等
❻ 什麼樣的污水處理時要殺菌消毒用什麼方法
二氧化氯的殺菌機理
很長一個時期, 人們未能搞清ClO 2 的殺菌機理, 只能提出一些設想回。Ingo ls 等認為,二氧化氯對微生物答的殺菌機理是因其對細胞壁有較好的吸附和透過性能, 有效地氧化細胞內含硫基的酶。Berm ard 也證實, 二氧化氯可快速地控制微生物蛋白質的合成。因此二氧化氯除對一般細菌有殺死作用外, 對牙孢、病毒、藻類、鐵細菌、硫酸鹽還原菌和真菌等均有很好的殺滅作用。
另一種認為二氧化氯能夠殺死細菌, 是由於大量的二氧化氯聚集在細菌周圍, 從而起著封閉作用, 使細胞失去利用蛋白質的能力, 破壞了蛋白質合成新細胞的過程, 阻礙了細胞再生, 使之達到最終破壞細胞的效果。二氧化氯的殺菌作用與溫度有關: 溫度越高, 二氧化氯殺菌效力越大, 這一優點彌補了因溫度升高使二氧化氯在水中溶解度下降的缺點。用A k in 和Hoff 等人提出的評價水中消毒劑的兩個標准去衡量下列四種消毒劑, 其結果為: (1) 作為殺菌劑的有效性O 3〉ClO 2〉Cl2〉氯胺; (2) 水中穩定性氯胺〉ClO 2〉Cl2〉O 3。如將兩個方面綜合考慮, 則可認為ClO 2消毒效果最好。
❼ 怎麼除去污水中的大腸桿菌,需要用到什麼
污水中的大腸桿菌
你要是用氯殺毒
會產生余氯
二次污染
環保局還嚴查
可以用不含氯消毒粉
百潔消毒粉
❽ 5萬噸污水處理廠投加次氯酸鈉去除糞大腸桿菌怎樣計算投加量
次氯酸鈉在消毒過程中,濃度越高,消毒能力就越強。
因此,如果次氯酸鈉用於消毒,濃度高了,也是能殺死糞大腸菌群的,而且殺滅能力也更強。
當然,不必要地增加消毒劑濃度,不僅會造成浪費,也會加劇腐蝕。
❾ 大腸桿菌殺菌方法
熱力滅菌時最可靠而普遍應用的滅菌法,包括濕熱滅菌和乾熱滅菌法。
1.濕熱滅菌法
在同樣的溫度下,溫熱的殺菌效果比乾熱好,其原因有:①蛋白質凝固所需的溫度與其含水量有關,含水量愈大,發生凝固所需的溫度愈低。濕熱滅菌的菌體蛋白質吸收水分,因較大同一溫度的乾熱空氣中易於凝固。②溫熱滅菌過程中蒸氣放出大量潛熱,加速提高濕度。因而濕熱滅菌比乾熱所要溫度低,如在同一溫度下,則濕熱滅菌所需時間比乾熱短。③濕熱的穿透力比乾熱大,使深部也能達到滅菌溫度,故濕熱比乾熱收效好。
濕熱滅菌法包括有:
(1)煮沸法:煮沸100℃,5分鍾,能殺死一般細菌的繁殖體。許多芽胞需經煮潮5~6小時才死亡。水中加入2%碳酸鈉,可提高其沸點達105℃。既可促進芽胞的殺滅,又能防止金屬器皿生銹。煮沸法可用於飲水和一般器械(刀剪、注射器等)的消毒。
(2)流通蒸汽滅菌法:利用100℃左右的水蒸汽進行消毒,一般採用流通蒸汽滅菌器(其原理相當於我國的蒸籠),加熱15到39分鍾,可殺死細菌繁殖體。消毒物品的包裝不宜過大、過緊以利於蒸汽穿透。
(3)間歇滅菌法:利用反復多次的流通蒸汽,以達到滅菌的目的。一般用流通蒸汽滅菌器,100℃加熱15~30分鍾,可殺死其中的繁殖體;但芽胞尚有殘存。取出後放37℃孵箱過夜,使芽胞發育成繁殖體,次日再蒸一次,如此連續三次以上。本法適用於不耐高溫的營養物(如血清培養基)的滅菌。
(4)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利用熱力殺死液體中的病原菌或一般的雜菌,同時不致嚴重損害其質量的消耗方法。由巴斯德創用以消毒酒精類,故名。加溫61.1~62.8℃半小時,或71.7℃15~30秒鍾。常用於消毒牛奶和酒類等。
(5)高壓蒸汽滅菌法:壓力蒸汽滅菌是在專門的壓力蒸汽滅菌器中進行的,是熱力滅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種方法。其優點是穿透力強,滅菌效果可靠,能殺滅所有微生物。
目前使用的壓力滅菌器可分為兩類:下排氣式壓力滅菌器和預真空壓力滅菌器。適用於耐高溫、耐水物品的滅菌。
2.乾熱滅菌法
乾熱滅菌比濕熱滅菌需要更高的溫度與較長的時間。
(1)干烤:利用干烤箱,加熱160~180℃2小時,可殺死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菌。主要用於玻璃器皿、瓷器等的滅菌。
(2)燒灼和焚燒:燒灼是直接用火焰殺死微生物,適用於微生物實驗室的接種針等不怕熱的金屬器材的滅菌。焚燒是徹底的消毒方法,但只限於處理廢棄的污染物品,如無用的衣物、紙張、垃圾等。焚燒應在專用的焚燒爐內進行。
(3) 紅外線:紅外線輻射是一種0.77~1000微米波長的電磁波,有較好的熱效應,尤以1~10微米波長的熱效應最強。亦被認為一種乾熱滅菌。紅外線由紅外線燈泡產生,不需要經空氣傳導,所以加熱速度快,但熱效應只能在照射到的表面產生,因此不能使一個物體的前後左右均勻加熱。紅外線的殺菌作用與乾熱相似,利用紅外線烤箱滅菌的所需溫度和時間亦同於干烤。多用於醫療器械的滅菌。
人受紅外線照射較長會感覺眼睛疲勞及頭疼;長期照射會造成眼內損傷。因此,工作人至少應戴能防紅外線傷害的防護鏡。
(4)微波:微波是一種波長為1毫米到1米左右的電磁波,頻率較高,可穿透玻璃、塑料薄膜與陶瓷等物質,但不能穿透金屬表面。微波能使介質內雜亂無章的極性分子在微波場的作用下,按波的頻率往返運動,互相沖撞和磨擦而產生熱,介質的溫度可隨之升高,因而在較低的溫度下能起到消毒作用。一般認為其殺菌機理除熱效應以外,還有電磁共振效應,場致力效應等的作用。消毒中常用的微波有2450MHZ與915MHZ兩種。微波照射多用於食品加工。在醫院中可用於檢驗室用品、非金屬器械、無菌病室的食品食具、葯杯及其它用品的消毒。
微波長期照射可引起眼睛的晶狀混濁、睾丸損傷和神經功能紊亂等全身性反應,因此必須關好門後才開始操作。